本篇文章844字,读完约2分钟
据国家航天局、国家航天局报道,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于近月成功制动,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被月球捕捉,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绕轨道。
16时39分,在航天控制中心,科技人员发出指令,嫦娥4号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129公里处成功点燃7500牛发动机,约5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停止。 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测评估,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绕月轨道,近月制动成功。
所谓接近月球制动,是指高速在地面飞行,使转移轨道的宇宙飞船减速,被月球引力捕捉,采取通常的姿势,进行环绕飞行。 这是月球探测器飞行中的重要轨道控制。 记者表示,月球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38公里,如果宇宙飞船和月球的相对速度大于这个值,将失去与月球的交汇。
这次准确的“刹车”哪里很难?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专家小组组长刘勇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嫦娥四号进入轨道后,经过约110个小时的飞行,以每秒10公里左右的速度与月球相遇。 此时与月球的相对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 到达制动点后,需要通过反向推压减速发动机来降低速度。
为了使嫦娥四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制动量约为每秒800米。 也就是说,要将原来的每秒2.4公里的相对速度降低到每秒1.6公里左右,“刹车”的力必须极其准确。 刘勇说,“刹车变重了”,如果每秒减去3米以上的速度,嫦娥四号环月轨道的高度将产生10公里的误差。 多减30米就有可能撞到月球上。
近月刹车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反推发动机的推力。 嫦娥一号执行中国第一次月球探测任务时,由于发动机推力小,本月的刹车分三次完成。 之后的“嫦娥姐妹”搭载了推力更大的减速发动机,都是“一脚刹车,准确转弯”。
据悉,为了准确进入轨道,嫦娥4号原定于本月刹车前实施的3次轨道中途修正,仅于12月9日进行了一次,达到了预期目标。 然后在绕月轨道运行一段时间,调整绕月轨道的高度和倾角,开展与中继星的中继链路的轨道测试和导航传感器的轨道测试,确保探测器最终进入预定着陆区域,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一脚刹车,准确入弯”,嫦娥四号进入环月轨道”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