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19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郑州3月1日电陆毅:特色农业助推群众“钱袋”
新华社记者王
“贫穷的企业提供桉树苗和肥料,在国内提供技术指导,还包销它们。一段时间后,幼苗被卖掉,他们不再是贫困户!”近日,在河南省鹿邑县高集乡大宋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张新娘告诉记者,在政府和贫困企业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梓树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致富经验”,收入的逐年增加也让张新娘对生活充满信心。
据鹿邑县林业局局长万建华介绍,楸树苗圃一年的养殖收入可以维持多年。从第二年起,苗木可根据育种、城市绿化、经济林等不同需要分批出售。自2017年以来,高集乡采取了“公司+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在乡党委的带领下,何润公司结对28户贫困户,开发了96亩楸树,帮助脱贫致富。52岁的张士利就是其中之一。
张的妻子患有脊髓灰质炎。借助拐杖,她几乎不能做饭和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老张出去工作了,一家人还过得去。然而,2015年老张在外事工作时,右手骨骼受损变形,导致残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失去稳定收入,家庭生活困难。
说起他种下的“摇钱树”,老张给记者算了一下经济账。他用6800多棵树种了2.5亩梓树苗。去年春天,按照每棵0.7元的价格,800多棵楸树被移走,卖给了贫困企业,收入近600元。剩余的楸树苗由贫困企业免费嫁接到楸树上。去年秋天,在贫困企业的联系下,老张以每棵5元的价格,将直径小于3厘米的树苗交给企业统一销售,再以5300元的价格出售。看着近5000株根壮茎直的楸树苗,老张算了一下,未来三年,保底收入将达到4万元。
鹿邑县县长李刚说:“我们鼓励各乡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养殖业、种养业等扶贫产业,解决工业增收问题。”。
2015年,高集乡马陆村村民马回乡创业,创办了农业公司,建立了1000亩楸树繁育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村道路和沟渠两侧种植了26万余棵楸树。这些天,在何润公司,农民们按照规格运输楸树幼苗,然后把它们装上卡车运到各个地方,并当场结算现金。马向太还问前来砍树的贫困户:“不要担心卖钱。这一次,树的直径是4厘米,5厘米以上的价格将在几天内更高。”
据报道,鹿邑县近年来发展了特色农业。建成82万亩高标准粮田,转让土地35万亩,培育18家农业龙头企业、2455个专业合作社和80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形成了阳湖口镇蒲公英、高集镇梓树、宋河镇小辣椒、生铁镇中草药、电母镇金丝黄菊,增加了群众的脱贫致富。
鹿邑县委书记梁说:“围绕特色产业,把贫困户和企业与贫困人口结合起来,建立产业支撑体系,用产业带动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可以变‘输血’为‘造血’,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河南鹿邑:特色农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