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2字,读完约6分钟
询证函将多年远离市场的厦华电子再次推向舆论风口。 厦门彩电20年前风靡中国,创下国内出口第一的好成绩。 但时过境迁,由于各种原因损失严重,不得不走重组之路,随后重组失败,与大股东中华映管分手,厦华电子于年正式停产电视。 之后从事大数据处理程序业务,试图实现主营业务的转型,但失去了彩电业务的厦华电子就像断线的风筝。 领导国内市场,向海外销售的厦华电子,陷入了这样的状况,叹了一口气。
持续经营能力受到质疑
3月13日,厦华电子宣布,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企业年报的事后审查问询函。 咨询包括持续经营能力、贸易业务经营模式、财务新闻披露和其他三个方面。
在持续经营能力方面,厦华电子在年报中表示,企业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企业可持续经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根据询问函显示,年审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年来厦华电子连续4年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严重不确定性,双方表现不一致。
关于询问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厦华电子在年报中披露的董事会秘书,表示电话的回答者是厦华电子证券部的员工而不是董秘。 关于咨询,表示正在积极准备中,目前没有明确的信息。 厦华电子3月16日发布延期公告称,相关问题的答复还需完整,不能在既定日期前完成。
厦华电子的经营能力一直备受诟病。 早在2002年、2008年,厦华电子就因连续亏损实施了两次st解决。 - -年厦华电子财务报告显示,扣除上市公司股东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996.6万元、亏损5298.6万元、亏损4.36亿元,连续亏损3年。 之后,厦华电子试图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方法拯救厦华电视台。 最终未能与重组方达成协议,宣告失败。 几乎同时,厦华电子与大股东中华映管分手,后者通过出售股票委托投票权的方式,使厦门鑫汇及其一致行动者成为厦华电子的第一大股东。
年4月,厦华彩电宣布停产,但放弃彩电事业后,厦华电子经营方面仍未出现较为有效的改善。 财务报告显示,-年,扣除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329.8万元、-581.2万元。
依赖出口
市场上早就没有厦华电视的声音了,北京商报记者在京东搜索“厦华电视”,结果是适合厦华电视的电视遥控器。 多年来做彩电的经销商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厦华电视台在国内很早就消失了,10年前他们主要出口。
事实上,厦华电子曾因出口而闻名全球,拥有“第一批等离子电视制造商”、“第一批从crt电视转型为平板电视公司”、“最大彩电出口公司之一”、“高科技平板航母”等光荣称号。
早在2004年左右,由于央视向平板电视的迅速转型,占领了市场的先机。 2004年,厦华已经取得了平板电视出口和内销“双冠王”的成绩。 2005年,也有“在美国的连锁店,每销售4台平板电视,其中一台就是厦华生产”的发言。 业内人士表示,据北京商报记者介绍,2005年左右,厦华电视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
厦华之所以在全国领先,第一是靠技术领先。 但是,在其他彩电公司纷纷跟进的过程中,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厦华选择了回避,没有继续在技术上寻求突破,而是转向了低利润、大量销售的海外市场。
2005年,厦华集团引进战术投资,中华映管入主厦华,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那时,中华映管作为平板电视主要零部件的上游供应商,一直集中在液晶面板上,但没有末端企业品牌,厦华电子正好缺乏上游产业链,两者的合作被视为强强联合。 但是,中华映管入主后,主张加强海外业务,将用户市场定在海外,此后90%的市场都在海外。
这个战略对厦华电视台的没落也隐藏着危险。 产业注意家洪仕斌指出,国内家电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不高,出口的首要途径是品牌生产,品牌生产按对方要求生产,不被自身企业品牌和技术要求,获得了市场,但实际上消耗了企业品牌和技术创新。 国际市场受阻,想要回归国内市场,在企业品牌技术等方面远远落后,厦华电视台正在被市场淘汰。
变革并不容易
本职工作的丢失、变革的未果是厦华电子目前真实的写照。 厦华电子年财报显示,企业首要业务为电子产品采购和销售的经营模式,是根据各地区代理商、零售批发商的订单采购诉求,结合各类电子产品的实时市场行情,向国内一级授权代理商和授权代理商进行采购开展的销售。 此外,企业将扩大电子通信产品的微供应链贸易业务,经营模式首先基于顾客提出的委托,以自己的名义购买商品,最终将商品销售给顾客或顾客指定的购买者,以赚取商品价格差而获利。
比达咨询分解师陈彪表示,厦华电子目前像代理运营商一样,大规模采购和分销产品,但这种经营模式在技术上谈不上。 另外,经营也存在不明确性,既包括市场诉求,也包括一级授权代理商和授权经销商。 “我国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在阿里巴巴、京东、天猫等EC平台崛起,原本持续压缩中间商生存空的情况下,这种业务模式没有前途。 ”。 陈彪说。
厦华电子实际上也在寻求变革,但没有成功。 年3月,厦华电子站牌策划了重大资产重组。 根据以往公告,厦华电子拟支付100%发行股票和购买现金联铭品的股权,希望借此从事大数据处理方案业务,实现主营业务的转型。 结果,年1月13日,厦华电子宣布,受市场环境变化和目标企业商业模式转型等影响,将中止此次重组。
厦华彩电这个企业品牌可能很难回归市场。 去年4月,厦华电子将所持厦华新技术有限企业的76.607%股权转让给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后者的法人代表是万利达董事长吴凯庭,万利达以1200万元的价格从厦华电子获得了所有“厦华”系列的注册商标。 当时业界普遍认为厦华彩电将很快回归市场,但三年过去了,市场上还没有厦华彩电的身影。
陈彪认为,目前彩电市场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不仅出现了海信、tcl、创维、长虹等老牌大公司,还有乐视、小米、微鲸、风行、芒果等系列互联网电视企业品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去彩电后 厦华电子转型路漫漫”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