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09字,读完约5分钟
总公司北京1月25日电题:克隆猴揭秘:从“多利”羊到“中”猴,这一步为什么要跨越21年?
本公司记者陈芳、董瑞丰
克隆猴在中国成功了。
中科院宣布,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于2017年11月27日诞生,10天后第二只克隆猴“华华”诞生。 国际权威学术杂志《细胞》于北京时间1月25日以封面影印的形式在网上发表了这一成果。
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21年来,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冲破了与人类最接近的非人灵长类的“屏障”。
为什么克隆猴子很难?它的诞生有什么价值? 带着这些疑问,本社记者在克隆猿的诞生地——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非人灵长类平台上,第一时间采访了研究小组。
克隆猴“中”和“华华”在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平台育婴室的恒温箱中被仔细照顾( 1月22日拍摄)。 本社记者金立旺摄
克隆猴子有什么价值? 疾病研究、新药测试将大幅加速
经过体检,记者戴上口罩,穿着白大褂,在中科院神经所研究员孙强的指导下,进入了克隆猴宝宝的“育儿室”。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猴“中”和妹妹“华华”在恒温箱里玩。 姐姐比妹妹大10天,除了体型大小略有不同外,姐妹俩没有什么不同。
她们的基因都来自同样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 研究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体细胞(非生殖细胞),通过技术手段“摘除”了几个细胞核。 “中”是第一个发育成型和顺利诞生的幸运儿。
克隆猴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能够更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 孙强表示,利用克隆技术,未来一年内,可以大量培养出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样猴。 它既能满足脑病和大脑高级识别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能广泛应用于新药测试。

孙强介绍说,如果受试者的遗传背景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说服力就不充分。 此前流传的医药实验大量使用小鼠,因为鼠类通过快速近亲繁殖,可以大量培育非常相似的小鼠。
但是,由于小鼠和人类的差别太大,比较小鼠研制的药物在人体检查时几乎都无效或有副作用。 据了解,这是目前绝大多数脑病研究无法突破的首要原因之一。
中科院神经所所长蒲慕明院士表示,克隆猴的成功将为脑病、免疫缺陷、肿瘤、代谢等疾病的机制研究、干预和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这是世界生命科学行业近年来的一大突破。 ”。 他说
这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孙强研究员(左)和刘真博士( 1月21日拍摄)。 本社记者金立旺摄
克隆猴子为什么很麻烦? 三大难点抬门槛
从第一只克隆羊到第一只克隆猴,历时21年。 在此期间,各国科学家克隆了牛、老鼠、猪、猫、狗等多种动物,但对猴子束手无策。
2003年,权威学术杂志《科学》发表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论文。 论文中说,用现有技术克隆灵长类动物是“不可能的”。
最接近成功的实验发生在2010年。 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著名科学家米塔·波夫率领的团队成功移植了克隆猿胚胎,但胚胎发育到81日,最终流产。
孙强介绍说,克隆猴主要有三个难点。 难题之一是核难以识别,难以“清除核”。 作为受体的卵泡,必须首先“摘除”细胞核,才能容纳体细胞核这一“外来户”。 但是,猴子卵细胞核的去核非常困难。
孙强队伍中,博士后刘先生真是“去核”的首要操作者。 利用微机械,刘真通过灵巧的手反复练习,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损失完成了“去核”工作,为后续的克隆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的第二个挑战是卵泡容易早期活化。 在克隆过程中,当体细胞的细胞核进入卵泡时,需要首先“唤醒”卵泡,然后启动一系列发育“程序”。 因此,要求“觉醒”的时机非常准确。 但是,按照以前流传的方法,猴子的卵泡容易早期“觉醒”,克隆“程序”大多不能正常启动。

课题之三是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效率低。 移植到卵细胞的细胞核,必须突然扮演受精卵的角色,不习惯“摆在赶鸭子的架子上”,需要科学家采取各种手段“护送”。 如果没有“保护驾驶”的力量,大部分克隆胚胎很难正常发育,往往会胎死腹中。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孙强团队成功突破了克隆猿这个世界生物学的前沿课题。 在DNA指纹中,“中”和“华华”的核基因组新闻与供体细胞完全一致,表明姐妹都是真正的克隆猿。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孙强研究员和刘真博士(从左到右)在北京举行的发布会上。 本公司记者张玉薇摄影
克隆猴子干什么? 不考虑人类的相关研究
蒲明说:“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人类健康,但科学家没有考虑人类的相关研究。”
科学家认为,由于猴子和人类在基因上非常接近,克隆猴子的研究将对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治疗方法等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全脑介观神经连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的重要技术。 ”。 蒲明表示,中国目前在该行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将进一步使中国成为世界脑科学人才聚集高地。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除基础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外,这一成果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新型医药研发产业链,为我国人口健康行业的重大挑战做出贡献。
世界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 两只克隆猴在中国诞生了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揭秘克隆猴:从“多利”羊到“中中”猴,这一步为何跨越21年?”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4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