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69字,读完约6分钟
在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百路佳客车有限企业的生产现场,工人们正在对客车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刘兴摄
2月7日,在江西芯诚微电子有限企业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抓紧订单。 该公司以每年形成30亿个led驱动电子电路的能力,填补了江西省led电路控制部分的空白色。 本报记者刘兴摄
作为南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战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培育新动能,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激发公司活力,逐渐形成“3+x”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模式,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开发。
在江西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家欧菲光科技有限企业以“手机触摸屏出货量世界第一,相机模组出货量世界第一”的好成绩成为领域的领头羊。 有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全国领先的江铃新能源汽车有限企业。 有中医药高端资源集聚的中医药科创城……这都是南昌经济开发区下很好的创新“先手棋”,培养快速发展的新动能的生动表现。

近年来,南昌经济开发区推进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构建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创新引领、金融涵养、人才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极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产业示范开发区和创新示范引领区。
政策护卫公司发展迅速
南昌经济开发区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公司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开展产品创新等,提高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南昌经济开发区所属的江西佳因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是世界第五大、中国第二大掌握莫源生产技术的技术密集型公司,其莫源产品供不应求。 mo源项目和其他半导体专用化学品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江西成为国内第二个拥有led完善产业链的省份。

“在定居南昌经济开发区之前,我们和其他一点地区进行了针对。 这个良好的产业配套和创新环境是我们选择定居的最重要的原因。 ”。 佳因光电材料有限企业相关负责人向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企业落户后,开发区积极应对国外对企业产品的价格挤压。 而且,开发区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我们设立了专门的销售补贴和创新资金支持,使我们可以放心快速发展。 ”。

经济开发区出台了《南昌经济开发区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支持公司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公司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开发区在淘真金白银、鼓励公司转化研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产品创新方面给予支持,截至目前已套现2000多万元,提高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南昌经发局副局长秦娟说。

经过两个多月的联系,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设立院士事务所的事件终于有了眉目。 企业邀请的中科院院士最近回复了该企业总经理陈鑫,表示将在南昌经济开发区定居。 这将成为南昌经济开发区第五大院士的就业岗位。

“引进院士落户非常困难,他们越来越想创新环境。 ”。 陈鑫告诉记者,最终打消院士疑虑的是公司提供的奖励兑现说明。 不久前,他们的企业获得了南昌经济开发区发放的109万元自主创新奖励资金,这笔资金占公司全年研发费用的四分之一以上。

“知道了这件事,院士认为在这里进行研究开发是有前途的。 院士落户后,我们更有能力,更有信心去自主创新。 ”。 陈鑫说。
平台促进技术创新
南昌经济开发区积极构建互助互利、新闻共享、共商共赢的平台,加强交流合作,为全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年12月12日上午,南昌经济开发区双创联盟成立大会正式成立。 “建立联盟将通过抱团快速发展的模式,构建加强交流的平台,加强互利、新闻共享、共商共赢,协调省、市、区相关创新资源,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为全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南昌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南昌经济开发区积极培育大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种创新平台,为创新创业者服务。 目前,全区拥有清华梦工厂、江财众创空间、99家咖啡等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北大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江西桑海生物高科孵化器等国家级科技公司孵化器3家。 拥有各级各类技术创新平台80多个。 加快建设儒湖新城、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技术协同创新园、万科“双创”小城镇等创新产业平台。

另外,南昌经济开发区还有20所大学、20家科研机构、6所技工学校、82个国家、省、市级研发中心,帮助公司创新快速发展。
在创新平台的支撑下,公司纷纷加大创新投入。 去年,海立电器与中科先进制造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投入6000多万元开展创新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两种压缩机在国内外收购空,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30%。
“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开发领域领先的产品还很困难。 这几年,通过不断增加投入,制造出了行业最大和最小的转子式压缩机,大大扩大了压缩机的采用范围。 ”。 海立电器研发中心产品经理罗杰俊说。
“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南昌经济开发区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交易价格,优化母商环境,以权力“瘦身”为项目“强身”,全社会创新焕发活力
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快速发展战术,体制机制改革也很重要。 去年以来,南昌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价格,优化了亲商环境,比较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创造创新的活力。
作为南昌经济开发区的重大点项目,南昌深国际综合物流港项目是从合同到开工建设的全部步骤,有开发区重大点项目服务专家“把手”的协助。 项目负责人樊成说:“从挂土地招牌到发放施工许可证只需要4个月。 比我们预想的时间早三个多月”。

这样的速度在南昌经济开发区成了常态。 南昌经济开发区项目谢荣华介绍说,该区重大积分投资项目的审批从22个环节减少到11个环节。
把权力“瘦身”作为公司的“强身”。 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南昌经济开发区保存了区级行政审批的几个事项282个,其中执行一审一核审批的几个事项211个。 收到市级审批事项327件,其中53件审批事项总审批时间从406个工作日压缩为259个工作日。

简单的政治解放权,释放无限的活力。 年,南昌经济开发区实现园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227.54亿元,增长12%。 新增高新技术公司31家,高新技术公司产值450.77亿元,增长21.09%。 南昌经济开发区以电子新闻和光电产业、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形成了补充家电、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几大产业的“3+x”产业快速发展新模式。 刘兴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好产业快速发展“先手棋””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