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7字,读完约7分钟
年发表的火星探测器飞行效果图资料图像/中国探月和深度空探测器网
年公布的火星车和着陆巡视机的外观设计配置图。
中国将于年出发前往火星,冲击世界纪录。
昨天,中国的火星探测再次引起关注。 在山东举办的2019年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主任科学家欧阳自远在报告中表示,中国将于年探测火星。
欧阳自远表示,此次中国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和火星车共同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建成。 太空专家表示,中国计划在一次火星任务中完成“绕”、“落”、“巡逻”三项任务,在太空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新京报在中国年报道“探火”,但该计划已不是首次公开。 去年9月,在首届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太空探索与人类未来”论坛上,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李国平曾作过“官宣”,我国将于年和2028年左右进行两次火星探测,后恢复采样。
李国平说,中国深度空勘探工程初步确定了4次任务。 最初的任务是火星探测,计划于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经过10个月的飞行后于2021年到达火星,在火星表面着陆进行巡视探测。 之后,计划在2028年左右进行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采集火星土壤后返回地球。
去年,作为“探测项目”火箭、探测器系统的研究开发方,中国航天科学技术集团也发表了计划。 今后3年将进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第一个拷贝是无人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
最新消息是今年4月18日,记者从2019年月球与深度空探测国际学术研讨会获悉,中国的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和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等重大工程任务目前正在组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会上表示,我院组织了以上重大工程任务的研发,发挥了航天工程技术能力的特点,支持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开展无人月球科研站、小行星探测、火星和木星系探测、太阳系极限探测和行星间探测等一系列后
另外,在我国还将进行小行星探测,并计划在2030年前后开展木星系探测和行星系探测。
注释1
中国为什么选择明年的“探火”?
对“探火”的时间很讲究,两年一次的窗口期
每两年,世界都会迎来火星探测的小高潮。
面向明年,世界上许多火星探测器都在准备中。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递专家庞诺浩介绍说,明年可能是史上最密集的火星探测期,已有5个国家公布了“探测计划”。 除中国和海外外,美国计划发射新型火星探测车,欧洲空局计划发射exomars火星车,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计划每年向火星发射探测器。
因为,根据地球和火星位置的关系,每26个月火星就有离地球最近的机会,也是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最佳时间窗。 此时发射火星探测器,节约大量燃料,缩短到达月球的时间。 年将迎来一个月的窗口期。 “如果没有牢牢掌握窗口,只能再等两年。”庞之浩说,美国发现了内在号探测器原定计划年的发射,由于一个仪器的故障,不得已推迟到了年中空。
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经完成了火星探测轨道设计、探测通信、自主导航、表面软着陆等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为中国自主火星探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注释2
最初“登火”的难度是什么?
"相当于从巴黎打高尔夫球,掉进了东京的洞里. "
据有关部门公开消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将实现软着陆,在火星表面释放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针对嫦娥探月工程,嫦娥一号、二号实施了绕月工程,嫦娥三号终于实现了软着陆。 我国火星探测不会一次重复探测月三步。
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庞之浩说,迄今为止,只有美国在火星任务中完成了“绕”和“落”,欧洲两次尝试“绕”和“落”,但最终没有成功“落”。 中国计划在一次火星任务中完成“环绕”“坠落”“巡逻”三项任务,难度非常大。
据报道,迄今为止全球火星探测成功率约为40%,被火星称为“航天器墓地”。 庞之浩说,最危险的环节是进入火星轨道和着陆两个阶段。
“什么时候‘刹车’进入火星轨道,进入轨道的立场有多大,什么时候打开降落伞,什么时候切断降落伞……各个阶段都很惊险,需要准确的计算。”庞之浩说,宇宙飞船着陆7分钟后,“恐怖7分钟”
因为越远信号越弱,地火的距离至少会带来10分钟的信号延迟,所以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或着陆的关键时间,只能依赖研究者事先输入的数据,由探测器自主评估。
火星探测和月球探测最大的不同在于距离的差别。 月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地火最近的距离为5500万公里,最远的为3亿-4亿公里,这对测量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据说使火星探测器准确着陆相当于从巴黎打高尔夫球掉进东京的洞里。
面对“探火”的种种困难,中国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几次成功的探月任务也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首先,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大推力火箭,我国长征五号火箭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其次,与超远距离测量站相比,我国已经建成了深度空的测量站,在嫦娥二号的开展任务中实现了超过1亿公里的测量。 再次,月球探测的成功,帮助中国在着陆、巡视技术等行业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火星探测虽然起步晚,但由于起点高,效率也很高。 虽然不容易,但我有信心,”庞之浩说。
注释3
第一次“探火”是干什么的?
探测火星过去、现在的生命新闻
中国火星探测器去火星承担什么任务? 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此前介绍过,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将探测火星的形态、土壤、环境、大气,研究火星上的水冰分布、物理场、内部结构。
欧阳自远说,火星探测的科学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中之一是火星的生命活动新闻,包括火星上是否存在现在的生命,过去是否存在生命,火星上生命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等。
其二,火星本体科学的研究,为了积累火星的资料,主要包括火星磁性层、电离层和大气层的探测和环境科学、火星地形特征和划分、火星表面物质的组成和分布、地质特征和构造划分、火星内部结构、成分、固有磁场探测等。
其三,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和今后的大量移民,确立人类第二栖息地的前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服务。
欧阳自远说,火星表面有许多古老的河床,以前有河流,但现在表面不存在天然水,中国将探测火星地下水的分布。
注释4
移居火星需要几重关?
短的话,100年,还需要等待核动力火箭的革命性技术
随着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移民火星”上不遗余力的普及,这个科幻命题似乎触及到了触手。 但是,据庞浩称,向火星移民非常困难,还停留在构想阶段。
载人着陆火星目前面临着技术难题。 到火星的单程至少7个月,需要更强大的火箭和宇宙飞船来运载大量的生命保障资源。 对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来说,长时间飞行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脱灰,辐射也会影响身体。
有人建议航天界利用核动力火箭,有可能处理这些问题。 庞之浩表示,目前常规火箭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万公里,但核动力火箭可达8万公里以上,一两个月即可到达火星。 “但是,核动力的开发很困难,人类2030年登陆火星不容易”。
除了运输工具火箭,人类登陆火星可能还需要中继基地。 月亮是最好的选择。 这需要事先进行基地建设。 另外,有必要在移民之前改造火星,改造成适合大量人口居住的环境。
“讨论火星移民有点乐观,需要技术的革命性进展。 据说乐观需要100年,不乐观则需要800年。 ”。 庞之浩说,但现在开始构想也是必要的。 因为未来的地球可能会面临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等威胁。 因为太空移民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记者倪伟)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中国明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2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