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0字,读完约4分钟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他们就消除贫困、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引导人才向农村聚集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增强农村地区的权能:
资源要素倾向于农村
战胜贫困、增加农民收入是今明两年“三农”工作的艰巨任务,也是农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大熊猫开开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甘肃定西马铃薯已从“救命马铃薯”、“温饱型马铃薯”转变为“富马铃薯”、“小康型马铃薯”,定西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产区之一。针对增加人民收入的瓶颈,大熊猫开开农业实施“一田”工程,每年向500户贫困家庭发放脱毒马铃薯种子。目前,该项目已使3000多户家庭脱贫,家庭平均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
到目前为止,中国约85%的贫困人口已经脱贫,约80%的贫困村已经退出。“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促进扶贫与农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临汾市尧都区何家庄乡东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张建国说,东家庄村地处山区,资源稀缺,经济发展条件差。村民们一直依靠天气吃饭。现在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们养牛、养鸡和核桃,过上好日子。他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脱帽、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不脱帽,对退出贫困村、脱离贫困的人员实行后续扶持政策,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巩固扶贫成果。
新形式正在加速农村赋权,互联网正在改变农村面貌。“我们一直在探索增强农村权能,依托农村电子商务学校、扶贫培训商店等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整合方式,帮助农村实现现代化,帮助农民形成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表示,要推进数字农村建设,推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潜力,激活农村活力,改变农村面貌。
加强农业:
插上农业科技的翅膀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食品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梦山认为,目前许多重大农业需求仍然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科技对接产业需求缺乏创新导致科技试验品种产量与农民实际产量差距较大。根据现有的创新成果,水稻理论产量为1100公斤/亩,目前我国平均亩产为450公斤;玉米理论产量为2400公斤/亩,中国平均亩产为410公斤。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林业技术推广站主任方金华,大部分时间都在林业生产第一线。代表方金华特别重视林果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
他利用京津冀林业技术交流的机会,组织果农学习树木结构改造等新技术,在廊坊建立了5个示范点。“这些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水果的质量。”代表方金华认为,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应着力于高标准的规划和种植,加大先进适用科学技术的推广力度,增加优质林产品的供应。
“中国有大片山地和丘陵,坡耕地占很大比例,这对保证农产品供应意义重大。长期以来,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在种植和收获阶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质载体,而在丘陵山区,地形条件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发展。”中材集团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剡水建议,要切实凝聚农机行业的研发力量,加快丘陵山区先进适用产品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低的问题。
提升农民素质:
引导各类人才加入农村
人才是农村振兴的源泉。如果农村没有专业人员,即使是最好的资源也很难使用。要把发展农村人力资本放在首位,引导各类人才投身农村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系系主任杨德才说,目前中国有6亿多农村人口,要增加新的生产要素,加快培养新型专业农民、农村技能型人才和服务型农村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建议,国家财政应加大对涉农教育的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我们将为新农民和农民提供商业补贴、减税免税等支持,对进入农村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特殊补贴和加薪,让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农村,从事大规模种植和养殖,创办家庭农场,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工作,成为振兴农村的骨干力量。(记者季乔)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张兴华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推进乡村振兴造福亿万农民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