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59字,读完约10分钟

“第一批科委会最早将在六月中旬通过审核”。3月13日,《证券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这让人们透不过气来;“科委第一批企业的数量是20-30家,这些企业最早可以在4月份正式登陆”。3月14日,就在过去的一天,腾讯前线、36氪等媒体预测,第一批企业登陆科技板块的时间要早两个月。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自1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创新板和试点注册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来,有关科技创新板的消息已传遍全球。科技板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登记管理办法、科技板块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与登记制度相关的发行与上市审核规则、与科技板块市场化发行相关的发行与承销规则、与二级市场运作相关的交易规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一个月之内,与科学技术委员会有关的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和交流人员培训都提上了日程,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也全面展开。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市场对科技板块的情绪很高。《实施意见》发布后,首批可登陆科技板块的企业名单陆续出现。在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室召开的科技板块新闻发布会上,连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董事长黄宏远也主动指责:“我有责任。”告诉大家,目前还没有第一个名单。”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与这些行业相关的独角兽公司一度被外界猜测为最有可能成为科技板块的“吃螃蟹者”,但从《经济观察报》记者的采访来看,它们比外界想象的要冷静得多。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旁观的独角兽

自3月12日以来,《经济观察报》已经向外界猜测的几家独角兽企业发出了在科技股上市的请求,这些企业包括从云科技、上塘科技、寒武纪、玉柔科技、大江创新和碳云智能。

"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上市计划."3月12日,上塘科技公关部回复《经济观察报》。“目前我们不接受关于科技板块的采访。”3月13日,寒武纪公共关系人员回复了《经济观察报》。据报道,HKUST讯飞董事长刘庆峰3月6日表示,HKUST讯飞投资的寒武纪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登上科技板块的可能性。然而,寒武纪公共关系官员和经济观察家告诉记者,即使是刘庆峰的声明也只是通过经济观察家的采访才知道的。“目前还没有上市公司的计划,更不用说首次公开募股(ipo)了,而且它距离科技板块还有10万英里。”3月13日,DJI创新公关总监回复《经济观察》。"关于玉柔上市的一切都取决于该公司的官方声明."3月13日,玉柔科技高级媒体关系经理回复《经济观察报》称,他没有听说玉柔科技计划在科技板块上市。“对于(科委会)的机会,我们内部非常高兴,而且我们也在研究科委会的可行性。如果将来有相关的计划,我们会随时与外界沟通。”3月14日,碳云智能品牌传播总监回复《经济观察》。“在现阶段,我们只能说有考虑,但没有决定或计划。我们还想看看这一部分是如何完成的。”3月12日,科技产品宣传部副部长从云回答了《经济观察报》记者的提问。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从云科技成立于2015年,在重庆、广州、上海和北京等8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员工超过1000人。这是一家人脸识别领域的企业,主要服务于金融和安全行业,被列入2018年上海市第二批人工智能创新开发项目支持名单。

广州从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云科技的融资主体。天空调查显示,自2015年以来,从云科技已有六项融资记录。最早的天使投资人是杜佳科技。2019年3月,从云科技披露了第三轮融资,但仍有继续融资的计划。“我们在研发和人才储备方面有资金需求。市场环境也驱使我们前进。许多新的业务布局从2018年底开始。资本是我们的硬需求。”云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解释了来自技术圈内人士的看法。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从云科技产品推广部副主任表示,从云科技没有考虑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如果是上市,肯定会选择国内上市,但不会考虑创业板。培育内部力量以满足主板上市要求需要很长时间。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出现为公司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杜佳科技也表示支持云登陆科技板块。“作为一个战略股东,如果它想进入科技董事会,就必须得到支持。”杜佳科技向《经济观察报》解释说,杜佳科技对从云科技的投资不是为了套现,而是双方有着深厚的技术和业务合作。如果从云科技能够成功登陆科技板块,将有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值得一试。不能从科学技术委员会将给予从云技术多少市场价值的角度来判断。“但如何上市以及何时上市,仍由云技术决定。”杜佳科技回应道。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尽管从云科技有自己的融资需求,投资者也不一定强烈反对,但它还是给了科委一个“等一等”的解决方案。

上述“受欢迎的”独角兽企业中没有一家能够宣布它们已经采取实际行动加入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表示了对科学和技术委员会的兴趣。

科技板启动器

另一方面,有相当多的公司已经宣布他们打算在科学和技术委员会上市。

江苏北人(836084.oc)属于特种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为工业机器人提供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焊接工业机器人的系统集成收入占总收入的80%以上。3月8日,江苏北人股东会一致通过江苏北人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科技板块上市的议案。3月13日,《经济观察报》记者从江苏北人秘书长处获悉,该公司已经在与经纪人准备申请材料。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金达莱(830777.oc)主要提供R&D及水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服务。3月4日,金达莱董事会一致通过了科技板块上市的议案,但该议案尚未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金达莱早在2017年10月就进入了上市咨询期,金达莱想上市也就不足为奇了。金达莱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环保企业是科委支持的重点企业类型之一,而公司恰好是一家环保企业。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大理电工(830965。OC)于2月27日发布公告,建议终止该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的上市。退市的原因之一是“为尚可创建创业板市场做准备。”First Pro 3d (830978.oc)从事3d数字化和3d打印,并于2月27日宣布向当地证监局提交上市咨询的注册材料。咨询机构是中国国际资本公司,《经济观察报》从第一家专业3D公司那里确认,该公司希望在科学技术委员会上市。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复旦张江(1349.hk)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于3月8日宣布,董事会同意在科技板块发行股票,但这尚未得到公司股东大会、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批准。

在新披露的上市指引材料中,哈尔滨广信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杭州祁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沈炼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和陈菊半导体有限公司均宣布了其在科技板块上市的计划,后两家公司将原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计划变更为在科技板块上市。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不太可能出现大量集中申报”

与科技企业争相进入科技股板块的猜测不同,上海证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董事长黄宏远在2月27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有一个基本判断,可能不会有大量集中申报。”黄宏远透露,上海证券交易所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通过证券公司、财政局和地方政府证监局了解了科技企业的储备情况。符合科技板块定位和准入条件、愿意登陆科技板块的企业数量相对合适,但这些企业准备得快,准备得慢。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我觉得很正常。我不排除有些公司非常活跃,有些公司需要看一看。”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科技股毕竟是新生事物。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个人投资者和一些机构投资者将参与其中的资格,但在一些企业眼里,科技板块的投资者数量和哪些仍然不清楚,我们会担心市场价值。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不管股票卖给谁,估值都可能大相径庭。在最初的五天里,价格没有上涨或下跌。”沈对说道。科技板块前五天新股没有涨跌。初衷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尽快为新股设定一个合理的价格。然而,这意味着存在很大的波动,并且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评估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的估值通常是空的。与新的三板企业或进入上市咨询期的企业不同,他们和公众对自己的市场价值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沈还指出,虽然政策鼓励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一家公司决定何时上市时,最高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是公司的发展阶段,而当它要上市时,恰好有机会创建一个科学技术委员会,它自然会仓促行事,否则,它还是会趋于减速。“美国的互联网产业花了这么多年才培养出国王。这不是谁第一个去科学和技术委员会。”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此外,监管部门建议,科技局应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这也使一些企业有所顾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板块上市规则》指出,当时“主营业务大多停滞不前或规模极低;营业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无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营业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对其股票启动退市程序。这意味着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卖壳”,高管向上市公司捐赠壳,通过收购其他容易赚钱的资产来弥补主要缺陷等。不会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作。科技局的定位是为“符合国家战略、突破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

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但是,这些技术创新企业能否继续通过主营业务盈利?一些创新型企业也被批评为“ppt公司”。一家上市公司投资了一家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董事长在两会前向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担心一些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在科技董事会上“见光就死”。在今年之前,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只有237.4亿元。“第一个什么时候上去?现在估计不太好。”黄宏远在2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试行注册制度,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工作。”任务艰巨,涉及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是一件新事物。我希望每个人都给我们更多的关心、宽容和支持。我们将共同努力,确保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试点登记制度尽快启动并顺利运行。”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科创板推进紧锣密鼓 多家独角兽态度暂不明朗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