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42字,读完约4分钟
四川省丹巴县是一个以藏族和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县,是四川省“四连片贫困区”中的高原藏族县之一,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国有54个贫困村,2245户,8564人,藏族人口占72%。如何在全县消除贫困?丹巴正在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这只是一个难题。
发展扶贫造血特色产业的正确政策
据了解,丹巴县贫困的根源在于没有产业支持和产业促进的贫困。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村坐拥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资源,但交通不便,通讯不畅。它只能“藏在山里,没人知道。”村民分散耕种的发展模式也使得山区的宝贵资源难以得到很好的利用。“已实现”。太平桥镇詹娜村的第一书记说:“后来,我们意识到既然我们要吃山,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我们就应该从实际出发,重视发展特色产业。”"
太平桥镇詹娜村扶贫工作以来,突出发展养殖业和养殖业两大板块的增收产业。通过建设新的50亩蒿属中草药园,成立专门机构开发40多亩大蒜基地,种植30亩农民分散的“花椒”基地,培育“詹娜野生猪肉”品牌,2017年贫困人口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多元。
据介绍,丹巴县结合近年来农村振兴战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目前,丹巴通过“企业+专业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323个专业组织,大力发展羊肚菌、金豆、黄番茄、紫薯等一批特色农产品,转让土地2952亩。建成特色农业基地74720亩(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7020亩),中药材基地3820亩
开饶村青梅收获基地
坚持生态背景发展旅游业
近年来,为确保扶贫目标的全面实现,丹巴县设定了优质县的目标,生态建设扶贫工作在继续扎实推进,尤其是以旅游为重点的绿色发展理念最为引人注目。
到目前为止,丹巴县已有17家“乡村精品酒店”和“文化主题酒店”,开发了167套住宅。
“我们村成立了aqikarong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居民接待中心,依托国道旅游环线、圣地农场和两区融合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了前后3公里绿化带和花海,利用现有的旅游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将观赏旅游与体验旅游相结合, 吸引游客驻足停留,为小坝王村的旅游开发开辟新思路,同时为农牧民提供收入。 小坝王村村委会主任江楚兰解释了这一点。
传统上,丹巴最大的资本是生态,其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要让青山绿水释放红利,必须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机遇,而小坝王村的农业与旅游一体化模式只是丹巴旅游推广的一部分。
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扶贫
丹巴脱贫的直观表现不仅在于贫困户收入的增加,还在于大多数贾蓉儿童思想观念的改变、自我造血功能的不断显现和精神面貌的改变。
要致富,先修路。在甘孜丹巴,这一发展规律也适用。“从2016年开始,新增村级道路10条,总长度93.3公里;2017年新增村级道路25条,总长度174.2公里;2018年新增村级道路24条,总长度125.9公里...今天,全县有54个贫困村。道路全部建成,通畅率100%。”丹巴县交通局副局长张永斌介绍说。
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富民增收之类的产业,还是解决人民后顾之忧之类的民生改善,近年来,丹巴都将新的发展理念植入扶贫、脱贫工作中,不仅让人们看到了“青山绿水”,也让人们感受到了“金山银山”。
今天的丹巴,贫困率也从2014年的16.8%下降到0.52%。实现了乡镇中心学校标准、乡镇卫生院标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新模式;依托生态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使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的贫困人口彻底脱贫,广大人民群众的实惠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日益增强(常陆图片由丹巴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四川丹巴:以绿色产业发展支撑高质量脱贫攻坚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