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45字,读完约3分钟
针对专家预测“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将大幅减少”,国家卫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宋树立今天在记者招待会上回应称,有关部门将在近期正式发布去年全年的人口数据,国家卫生委员会将继续对人口数据进行监测,今后将加强监测和研究,以促进出生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匹配,加强人口发展。
以下是会议记录:
宋树理:这个问题确实是社会和媒体特别关注的。最近我也在媒体上看到了一些相关的报道。影响生育问题的因素很多,育龄妇女的规模、婚龄、生育年龄、经济和社会因素都很复杂。我们的委员会一直在进行监测,具体数据将在近期由相关部门发布。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教授请陶教授向您作出解释。 陶陶:
首先,如何看待2018年出生人口的变化。众所周知,出生人口的数量受育龄妇女数量的影响。中国15-49岁育龄妇女的规模在2011年达到峰值,此后一直在下降,相应的出生人口也进入了下降通道。自2000年以来,每年出生人口在1500万至1800万之间波动。最近,由于政策调整的因素,以及龙年、羊年等生肖选择的影响,波动也越来越大。除了育龄妇女规模的影响外,还有一些因素,如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育龄妇女的平均年龄正在增加。2015年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育龄妇女超过40岁,这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包括婚姻在内,2017年中国已婚人口约为1063万,同比下降7%。另一个因素是推迟结婚和生育。在过去三年中,首次生育的平均年龄和生育两个孩子的平均年龄推迟了一年,这也将对出生人口的规模和生育水平产生影响。正如我先前所说,自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在1500万至1800万之间波动。也许2018年的出生人口需要在更长一段时间内客观看待。
第二,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生育模式和条件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人口监测。城市化的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婚育的推迟都会对生育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们成为生育的主体,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因此,今后进一步加强人口监测,进一步掌握人口的生育模式和规律十分重要。
最后,在许多调查中发现,人们在生育和养育子女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担忧,他们对支持经济和社会政策有很高的发言权,这主要体现在住房、就业、女性劳动保护、税收、产假、婴儿护理等方面。他们都有一些政策预期,也是与生育相关的政策。有必要建立一个有利于生育和家庭的政策支持系统,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生育和抚养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困难。
宋树理:我想再补充一点。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看到二胎的出生率比“永远保持”高50%左右,也就是说二胎政策的积极意义在不断释放。我们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测和研究,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即“促进生育政策与有关经济和社会政策相匹配,加强人口发展”。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卫健委回应“2018出生人口大幅下跌”:近期公布数据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