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5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雪龙”3月8日电:中国第一座南极冰雪建筑实现了五大创新
新华社记者刘石平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着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员,于8日下午从南海穿越巴士海峡,继续返回上海。
这次南极考察的一个重要成就是泰山站二期工程的成功完成,在这里,建筑物在深雪下组装,并安装了发电、新能源、污水处理、融雪和远程无人值守电源等系统。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冰雪工程,泰山站的冰雪建筑进行了许多创新。
它为什么建在雪下?
泰山站位于南极洲东部内陆冰盖的伊丽莎白公主区,距中山站520公里。这个地区属于典型的内陆气候,风大雪多。在风场扰动和强降雪的影响下,建筑物面临被雪掩埋的风险。为了减少风阻,便于风吹雪,台山站主楼整体建在雪面上,本工程配套工程直接建在雪面下。
“受南极洲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各国内陆冰盖研究站的建筑都不同程度地被雪掩埋。同时,建设窗口周期短、建设条件有限也是各国科研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泰山站站长徐垚说。
鉴于上述特点,台山站二期工程采用定制的集装箱模块组合形式,将供配电系统、融雪系统、新风加热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集成到集装箱模块中,实现了快速安装,缩短了南极场地的建设周期。同时,创造性地采用雪下建筑物的形式,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解决了南极建筑物被风雪掩埋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周围地形的影响,保证了台站设施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防水和隔热效果如何?
雪下建筑的隔热和防水密封非常重要。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台山站二期工程现场经理周凌说,台山站的积雪建筑由中国宝武集团承包设计,中冶集团承建,利用雪下恒温,可以减少南极极端昼夜温差对建筑内部温度的影响。
同时,雪下建筑采用定制的集装箱模块组装和双层密封防水方法,有效解决了极其寒冷环境下雪下建筑的保温和防水密封问题。
经测试,台山站室内外雪下建筑温差在80摄氏度以上,雪下建筑的集装箱接缝无渗漏现象,集装箱外无融雪现象,为雪下建筑内所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如何解决生活用水问题?
南极内陆被冰雪覆盖,没有液态淡水,所以生活用水需要融雪水来解决。除雪工程完成后,运行融雪池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可解决20名探险队员的生活用水。所有用过的雪将由团队成员在当地收集并放入融雪水箱。融雪设备将雪转化为水,然后将融水输送到主楼的储水罐中。
对于生活污水,有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回用率超过80%,可用于洗衣服等。减少融化的雪量。没有回收价值的污水储存在专门的污水收集池中。考察队出发前,由污水泵排至收集装置,然后运至中山站集中处理。
电源怎么样?
台山站的供电系统非常醒目。采用风能-太阳能-柴油发电机-储能电池的智能微网供电系统。柴油发电和新能源系统接入电网,柴油发电机可以根据新能源供应自动调节发电,有效节约燃料消耗,提供清洁能源。
由于常规新能源设备无法在南极内陆正常使用,本供电系统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根据台山站极寒、大风、高海拔、低压等特殊环境专门设计,通过控制终端进行智能控制。
目前,供电系统运行稳定,为站区科研设备正常供电,对未来南极大规模使用新能源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现场没人怎么办?
在本次建设中,东南大学开发的无人值守能源测试系统已经过全面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系统能够在泰山站高海拔、低温、低压等极端环境下提供不间断供电。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该系统可以通过铱星通信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
同时,无人值守能源测试系统具有安装快捷、运输方便的特点。目前,测试已经完成了所有数据的采集,为第二阶段正式投入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汪洋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我国首个南极雪下建筑实现5大创新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