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63字,读完约2分钟

春节期间,一顿快乐的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你知道从生产和运输到最后把它放到餐桌上的一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背后是什么样的一整套可追溯系统吗?保护每个人的“餐桌上的安全”?

所谓追溯体系建设,是指收集和记录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信息,实现源头追溯、目的地追溯和责任追究,加强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这有利于加强国内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促进消费升级,加强对进出口产品的控制,确保国内消费安全。

追溯体系覆盖流通主渠道 用科技守护"餐桌安全"

那么,这个追溯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呢?据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底,商务部肉类菜肴试点和推广已覆盖32个省(区、市)和77个城市。在原有58个城市的基础上,肉类菜肴追溯系统扩大了23个城市,占40%。截至2018年10月,中心平台共收到63亿条追溯信息,每天收到450多万条追溯信息,初步形成覆盖主要流通渠道的信息追溯网络。同时,追溯系统覆盖32,000多家企业和524,000家商户;追踪品种包括猪、牛、羊和鸡,500多种蔬菜,1240种水果和近1000种水产品。

追溯体系覆盖流通主渠道 用科技守护"餐桌安全"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初步总结并形成了一套具有追溯力的政策体系。在政策导向方面,国务院和政府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10多项重要政策意见,明确了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在标准和规范方面,先后研究制定了溯源编码规则、数据格式和接口规范等22个行业标准,为溯源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联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在法规建设方面,一些行业可追溯体系建设要求已写入《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海、福建、甘肃等地相继出台了地方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管理办法,而北京、石家庄、牡丹江等城市则出台了专门的地方政府规章。

追溯体系覆盖流通主渠道 用科技守护"餐桌安全"

通过提高政府监管水平,迫使企业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增强人们对安全消费的信心。据统计,试点地区的追溯系统平均覆盖了该地区约30%的肉类、蔬菜和中草药流通节点(上海高达90%),试点地区的大部分大型屠宰企业、大型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都纳入了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追溯信息。在许多地方,可追溯性还与微信、支付宝等交易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消费者使用可追溯平台的热情。

追溯体系覆盖流通主渠道 用科技守护"餐桌安全"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消费和商业环境将不断优化,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心体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金曜)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追溯体系覆盖流通主渠道 用科技守护"餐桌安全"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2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