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3字,读完约3分钟

我和《红色周刊》有多年的友谊,近年来,我在《红色周刊》上做了几个“董宝珍问答”的视频节目来分享我的投资经验。回顾一下,事实上,过去两年我谈论的大多数话题都与银行有关。

银行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我们的大量银行股已经破了网。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对银行股的乐观情绪有所减少。就我个人而言,我对中国银行业非常乐观。

从空银行股的主要观点来看,他们认为银行仍然有大量的坏账没有暴露,然后认为银行资产的质量可能比报告中提出的更差。

看at/きだよ 0是对的吗?我认为至少有误判的成分。例如,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几家大银行的情况相比,美国银行业选择了“硬着陆”,即不良资产在几年内被迅速清理,其减值损失在2009年达到峰值,2011年恢复正常。然而,中国选择了“软着陆”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空.也在发生变化中国银行业的减值损失从2013年开始逐渐增加,2019年可能是“高峰期”,后续的减值损失逐渐减少,相应的操作也不可避免地有所改善。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和银行股在一起

如果减值损失和新增逾期贷款两个指标一起确认,早在2015年,减值损失增速就超过新增逾期贷款增速,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改善的深层逻辑条件已经具备。2015年后,新增逾期贷款开始高水平滞胀,减值损失增速继续超过新增逾期贷款增速,为中国银行业摆脱困境奠定了逻辑基础和条件。到2018年,减值损失规模将超过逾期贷款规模,这意味着上述逻辑已经在现象层面得到验证。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和银行股在一起

此外,不良资产的产生不是随机的,从不良资产的形成到爆发有明显的规律性。一般来说,不良资产的产生和爆发会每10年发生一次,即前7名是在8年内孕育出来的,然后在接下来的两三年内爆发。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缓慢积累、快速爆发的模式(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时间较长,爆发后的恢复时间较长且较为温和)。新一轮的不良资产恶化刚刚过去,新一轮的资产质量恶化马上就会发生,这不是经济法能够容忍的现象。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和银行股在一起

因此,在逻辑层面和实质层面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全行已经完全克服了本轮资产质量下降所带来的银行债务问题!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所有主要的不确定性都不再存在了!”“对中国银行业债务问题的担忧和焦虑,是因为它没有做最基本的分析,被人们的意见甚至恶意的意见所误导。”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和银行股在一起

如果有兴趣的投资者看看中国经济表现相对较低的东部三省的本地银行的表现,他们会发现这些银行的经营数据与本地经济数据相比非常强劲。

各种数据和现象都证明,银行业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从价格比较的角度来看,你会选择市盈率为50倍的消费品股还是市盈率约为5倍的银行股?总之,我支持银行股。

最后,我希望《红色周刊》的读者和投资者能够用逻辑和常识来判断鼠年的好机会,祝大家投资顺利。■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和银行股在一起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4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