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96字,读完约4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0日电(记者邵希伟)如果母爱有一个形状,它在你心中会是什么样子?一个月前,一直密切关注女性话题的内容公司新世界(New World)加入了《中国妇女日报》和《人民日报》全国党报媒体平台,为数百万用户推出了一个关于母爱题材的故事集,让每位读者都可以用一件个人物品来定义自己的母爱记忆。新世界计划团队在接收了3257个故事后,经过筛选并征得各方同意后,前往北京、长春、大连、武汉、宜春、湖州、上海、湛江、呼和浩特、潍坊、成都、营口等12个城市,走访了16000多公里,拍摄了12组母亲的故事。与此同时,新世界将包括这12个故事在内的62件物品制成了公共雕塑——“如果母爱有形状”,今天下午在北京朝阳欢乐城广场正式揭幕。
公共雕塑——“母爱若有形”,邵希伟,中国经济网记者/照片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发现,雕塑高达5米,组成雕塑的62件物品也是日常用品:棉袄、蛋糕、饭团、鸡蛋、饺子、方向盘等等。每件物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母爱的真实故事。“母爱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但它实际上隐藏在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我们希望将“母爱”这一口号形象化,用具体的物品和故事真实地再现母亲的形象。”新世界负责人田伟告诉记者。
每一种母爱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又是相似的
在活动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虽然这12位母亲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但她们的母爱是相似的:当别人注意到你飞得多高时,母亲们关心的是她们的孩子是否吃饱和温暖。
例如,雕塑上的蛋糕来自北京的母亲张?每个周末,她都会和女儿一起烤面包,一起玩得开心;这个巨大的饭团来自48岁的大连妈妈王秀云。当她女儿看动画片,想吃里面的饭团时,她母亲试图满足她女儿的每一个美食梦想;鸡蛋来自长春的耿春红。当她的儿子生病不能吃东西时,她在蛋壳上画画,然后哄他吃;营口的王芳在出租屋为北票的儿子包了100多个饺子,并把它们冷冻起来。“我只是想让他吃得更好。”王芳的母亲在一次采访中说。
雕塑上的棉衣原型来自潍坊的高。她亲手为儿子缝制了26个冬天的棉衣。“我觉得自己做比较暖和,但买起来就不那么暖和了。”
徐州母亲冯雪的爱是24天不在。冯雪是火车售票员。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不能和儿子一起度假。每次她不在的时候,她都会给儿子写一封请假信。她说:“我以后一定要和我的同伴和好。”
母爱也是无条件的信任和陪伴。伊春的母亲唐玲的爱是一张银行卡。2010年,她上高中的女儿想在淘宝上开一家网店。虽然她不太了解网上购物,但她完全支持女儿的创业精神,并为她开了一张银行卡。
刘金平,一位85岁后出生在湖州的单身母亲,为了省钱治疗女儿的眼病,开了自己的餐馆。她每天都在说:“我工作更努力,离女儿的手术费用又近了一步。”
记录每天向每一位中国母亲致敬
“全世界有许多伟人的雕塑。当然,我们可以歌颂伟人,但不应该忽视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母亲,这对每个人的母亲来说都不容易。每个普通母亲的贡献都值得记录。”田伟在谈到这个项目的意义时解释说。
这也是新世界一直坚持的方向:关注每一个普通人,记录下一代中国人的私生活。真正的母爱,不分职业、阶级或地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而琐碎的事情中,凝结在每一个习以为常的事物中。
“出身家庭”和“代际冲突”是目前的热门话题。组织者希望通过“如果母爱已经成形”活动和收集母爱物品来打开记忆之门,从而唤起人们对母爱的重新理解,创造一个与母亲交流的机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雕塑《如果母爱已经成型》将在北京朝阳欢乐城展出至5月18日。展览结束后,雕塑将被中国妇女日报收藏。同名短篇小说《母爱》也将于5月11日上线。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假如母爱有形状”公共雕塑在京展出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