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1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地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正在经历一轮变革。
从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将由原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改为由国家统计局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参与的统一核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采用统一的核算方法。
这是一场持续了六年的体制改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想,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出台,两年后终于落地。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一条消息透露了该政策建立新会计制度的决心:2019年1月7日,国家统计局的一份官方通知询问了黑龙江、广东等五省市14起统计违法案件责任人的处罚结果,其中一些案件甚至发生在三年前。在分级会计制度下,统计违法、统计造假等个别事件时有发生。
这项调查很快取得了成果。“目前,通知中提到的依兰县和哈尔滨市道里区的统计违法案件,相关责任人已经办理完毕。”2019年3月20日,哈尔滨市统计局监管司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
广州统计局会计部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我听说将进行统一会计培训,但因为统一会计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届时,国家将在省一级、省一级、市一级以及区县一级进行培训。目前,统一的会计核算方法尚未确定,因此还没有达到培训阶段。统一核算应从明年开始。在2020年的什么时候,统一会计应该开始着眼于前进的步伐。”
会计制度不仅与统计技术本身有关,还隐藏了经济增长的假设焦点和政策层面的逻辑。新的会计方法被认为能够更准确地提供经济数据。“更准确的数据是管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它在真实反映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规模、结构和速度,正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变化规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宋说。
要求
2019年1月7日,国家统计局以正式通知的形式向几个地方统计部门发出了询问:通知涉及黑龙江、广东等五省市的14起统计违法案件,主要内容是在规定期限内(截至2018年12月29日),国家统计局没有收到14起统计违法案件的处罚结果。
3月20日,哈尔滨市统计局监管司工作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通知中提到的哈尔滨市依兰县和道里区统计违法案件发生在2016年和2017年,国家统计局相关人员在2017年底留下了处理意见。根据处理意见,哈尔滨市统计局清理了区县统计局的部分文件,并对各专业的统计调查对象进行了回访和检查。
自2017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地方统计数据的造假问题。同年4月20日,国家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成立。国家统计局局长纪宁哲表示,统计执法监察局的成立,将充分发挥统计执法监督的利剑作用,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违规案件,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建设现代统计调查体系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通知中,广州增城区和越秀区的统计违法案件也在名单中。
上述来自广州统计局会计部的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当地统计数据造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涉及个人经济利益,包括个人偷税漏税等因素,虚报漏报相关数据;第二,因为所用的统计方法涉及双重计算的问题。
“抄本”
另一件事发生在2017年。同年6月,审议通过了《区域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方案》。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厉小朝表示,在改革正式实施前,国家统计局将组织地区统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统计机构共同研究、修订和完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统一核算的目标和步骤、核算原则、核算方法、组织方法、数据来源、质量控制方法、数据发布和修订等相关工作。
2018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在陕西等地组织开展试点改革,并最终在2019年全面落地。
自1985年会计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实行分级核算制,即国家统计局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核算地方国内生产总值。
这种分级核算体系被认为具有隐性的“激励机制”:即地方gdp统计以分包的形式逐层下沉,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各级政府统计和报告gdp的同时,也报告该级政府的年度“报告卡”。
“在原来的绩效考核制度下,为了完成计划经济增长任务,地方政府可能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甚至人为干预统计数据,想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宋告诉《经济观察报》。
另外,宋认为,在过去分级核算的统计体制下——国家统计局占全国gdp,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占自己的gdp,虽然统计数据、来源和方法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gdp数据的核算结果与国家过去公布的数据存在较大差距,客观上为统计数据提供了注水条件。
2018年1月11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滨海新区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由原来的10002.31亿元调整为6654亿元,降幅近30%。
“这是层级会计面临的问题之一。从技术角度看,这是天津市对各区县的一种激励机制。当然,滨海新区gdp的萎缩并不影响天津的gdp总量。”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告诉《经济观察报》。2016年,地方政府的地区生产总值也比全国数据高出3.6万亿元。
探索
“如果当地数据有问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国家如何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信息可能不准确。”宋告诉《经济观察报》。今天,当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宏观政策工具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时,一个新的地方gdp核算体系已经出现。
宋介绍说,要实行统一核算,必须统一组织、统一标准、统一制度,从技术制度、人才培养、方法体系、试点项目等各方面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从2013年党中央提出这一重大部署到今年正式实施,条件已经成熟。此外,2018年是经济普查年,统计数据来源将更加全面、系统,客观上为今年地区生产总值的统一核算创造了有利条件。
宋认为,实行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产总值核算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省级统计机构参与。国家统计局统一的统计方法、统一的核算机制和统一的数据发布,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地方数据和国家数据不衔接的问题。
但是,实行统一核算后,赵告诉《经济观察报》,仍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赵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分配省际企业的GDP数据,如河北、京津的铁路,以及如何计算这三个地方的铁路产值;目前,有许多相关而复杂的数据,需要越来越准确的基础数据;有些数据对时间敏感,如果及时获得,成本特别高;为了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有必要划分一个时间段,但往往很难在时间线上削减产值;未来需要更好的网络平台来收集数据,尤其是一些直接测量的数据,以避免人为干扰。"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任何统计方法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赵岩云告诉《经济观察报》。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GDP统一核算开始 欲破数据造假瓶颈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30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