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88字,读完约7分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不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而且对新时期的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随着人们对文物认识的加深,社会上加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逐渐增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最后一公里”的实施中。在2019年全国人大中国经济网专题节目中,五位代表就文物保护与利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3月8日晚,我们采访了两会当晚的现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张鹏/照片
采访者(从左到右)
袁小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主持人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室主任苏伯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会长王伟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何傲云
安来顺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璐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保护是前提,但也要重视真实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让文物活起来,不仅包括博物馆的文物,还包括更多的内容。现在,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不同部门的保护标准不统一,也没有关于传承和利用的规范性文件。此外,文化遗产因其自身属性而具有不同的精神和实践意义,其社会功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不可能采用相同的保护和激活模式。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傲云: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今,文化遗产有多种形式。在物质文化遗产中,它可以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等。有许多类型和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各种文化遗产受到了许多社会部门的重视,但它们可以被利用并形成一种良好的趋势。然而,正是由于遗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不能为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质量的遗产设定绝对标准。但是一些硬性标准是不可改变的:
第一是保护好,任何利用的前提都是保护好。如果遗产本身在利用中遭受任何损失,就已经违反了保护和利用的原则。保护是大前提。
其次,从国际上讲,保护应该是真实的,你不能伪造,你应该保护它本来的样子。中国的问题是在利用过程中往往不重视真实性的保护,甚至改变其原型形态;另一个是孤立地保护文化遗产,而不是保护其环境。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常说这个文物的环境很美,原始的河流、山脉、植被等都可以保存在文化遗产中。然而,我国还没有这样做,相当一部分文化遗产的原始环境已经改变。
安来顺:从技术和管理方面来看,根据不同文化遗产类型的需要,制定保护和利用模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我们不应该夸大技术和方法上的差异,忽视它们的共同原则。
无论是可移动的文物还是不可移动的文物,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更多地关注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因为它们承载着人类群体过去的文化意义,最终形成社会群体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正如何先生刚才所说,当我们看一个遗产时,我们不仅仅是看一个物品,而是看它们所承载的多重价值和信息,因为它们具有人文属性。
傲云:文化遗产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选择后传承下来的东西,不能为人类重新创造。它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它具有最高的价值。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一次巨大考验,也是历史与现实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理性地承担这种代际责任,保存过去并将其传给后代,这是一个需要在更高的道德和法律体系层面上加以考虑的问题。
文物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许多问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和利用政策,对文物保护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文物保护和利用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苏伯民: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它有一套系统的理论科学。但我认为我们在许多基础理论上仍然很薄弱。因此,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把文物保护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来对待,其自身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所追求的保护效果、保护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等,都需要通过科技手段做大量的研究。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在文物保护中涌现出大量的现代技术和修复理论,最终实现文物历史信息的最大保存和实物资料的真实性和真实性的最大保存。否则,所谓的“还原”只能制造一个不像赝品的赝品,而它真的不像是真的东西。
保护文物是利用的大前提,只有做好这个前提,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它。有必要告诉公众文化遗址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因为它们非常脆弱,国家已经花了很多钱来保护它们。当你告诉公众这些内容后,当他们去废墟时,他们会感到敬畏,他们会有保护文物的愿望。他们也可能在访问期间抑制一些不适当的行为。
总之,当文物被使用时,如果他们想用就不能用,他们可以想用就用。让观众树立“文物要保护,特色不能再生”的观念。因此,我们应该用更严谨、更科学的手段来保护文物,然后合理利用它们,这是文物保护所追求的原则。我认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这都是一条牢不可破的底线。
潘璐:在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保护是前提,必须在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还有很多利用的底线。
在保护方面,我认为有三个问题:第一,有必要唤醒公民的保护意识。第二,目前基层保护人员不足,需要解决体制和编制问题,增加基层保护人员。第三,文物保护的基础理论不够,需要特别加强。我希望增加这方面的投资。
文物保护的“最后一英里”:保护是前提,沟通协调是核心,人才是关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当政策到位,我们也应该考虑实施。如何实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最后一英里”?
贺: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实施“最后一英里”的过程中,保护力量仍然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在今年两会的部长级渠道上,刘玉柱主任也强调了这一点。他甚至呼吁全国各地的县委书记、县长,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确保文物保护的力度。我认为刘玉柱部长发出这样的呼吁是有原因的。我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记住,保护是利用的前提。只有保护好它,我们才能无愧于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文物的水平。
安来顺:在管理层面,还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强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政府的一项系统工程。否则,单靠一个部门或一份文件可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潘璐:我认为“实施最后一英里”实际上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具体的组织实施者应该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制定具体的计划;但是,具体人员应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苏伯民:我认为“最后一英里”的问题是加强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替代非专业人才,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王维:“让文物活下去”,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考古工作、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人最了解“让文物活起来”的内涵。因此,他们必须有主观意识,思考如何展示他们作品中最合适的内容。与哪个组织合作最好?此外,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否则,生活只是一个口号,难以实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到这里,我们想和今天节目中的每个人说再见。我非常感谢五位代表来到我们的演播室,感谢观众们的收看。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2019年全国人大,请继续关注我们。
相关阅读:
两会对话:五个代表谈“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也可以是“净红”吗?代表:文物传播创新要坚持底线
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更多的文本和视频相关内容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两会对话:如何落实文物保护“最后一公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9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