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24字,读完约4分钟

持有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已经注意到,创业板即将成为一个“空壳板”。这个惊人的消息不是空编造的,而是深交所上海区域中心主任黄丽娜编造的。在5月18日举行的2019年世界半导体大会上,黄丽娜透露:“虽然壳资源注册制度后基本上一文不值,至少(创业板借壳)限制可以取消。”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创业板不允许借壳监管形同虚设

随着创业板借壳限制的声音一松,一些创业板壳资源概念股就一个接一个地涨跌。天龙光电首当其冲。从5月15日到22日,公司连续关闭了6个每日限额。天龙光电的异常表现不仅受到市场的关注,也自然受到深交所的质疑。该太阳能光伏设备R&D生产企业成立于2001年12月,已停产161天。尽管该公司在10年内两次改变所有权,但它不可避免地走到了退市或保壳的十字路口。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创业板原本不允许借壳上市,但所谓禁止借壳上市与其说是为了欺骗别人,不如说是为了欺骗自己。除天龙光电外,在虚假上市发生后,股权转让通过司法判决实现。万福盛科使所谓的“史上最严格的新退市规则”隐形,同时成功规避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的规定。虽然南通锻造的“后门式”被拒绝和终止过一次,但从那以后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归根到底,这是与一些政策分不开的,空的差距有意或无意地保留了新的重组条例,除了没有第三方资产精心设计。在创业板上市的10年中,有很多不同切入点的案例,这说明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形同虚设。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如今,创业板的壳资源终于不用挂羊头卖狗肉了。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在这一举措中所追求的只是借壳上市概念股疯狂投机的末日效应,我们可能并不真正理解改变相关政策的良好意图。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注册制度改革会给创业板市场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还在于注册制度改革对创业板市场意味着什么,注册制度改革比科技局晚了半年甚至一年。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就目前情况而言,创业板对大盘股的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如主板,中小企业的受欢迎程度不如中小板,新企业注册上市的便利程度不如创业板。如果我们要等到科技局的试验注册制度取得成熟经验后,才实施创业板的注册制度,这真的表示有些睡莲正在变冷。但是,如果上市公司的外壳不会在注册制度再次实施后突然失去价值,创业板现在正在以完善市场并购重组功能的名义放松借壳上市,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但可能是一条出路。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放松创业板的借壳上市是不明智的

尽管有些人似乎总是对放松借壳上市情有独钟,但在以下关键问题上,政策取向的选择仍是毫不含糊的。首先,对于一些存在股权质押问题的民营创业板企业来说,并购不失为一种摆脱困境的方式。然而,无论是根据情况进行混合改革,还是抓住机会为借壳上市提供跳板,显然都不是没有区别的。当前的政策应该站在哪一边?第二,除名机制一步到位。既然这是保证注册制度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什么创业板的害群之马不保持与证监会相同的态度,反而以改善并购功能的名义向st股抛出橄榄枝。这是什么意图?第三,在注册制度下,没有必要对借壳上市施加太多限制。原因很简单,上市本身的门槛已经很低,有上市条件的企业不需要坚持ipo的途径,而是要走后门。即使将来注册制度实施后没有必要限制借壳上市,对于目前的创业板来说,目前借壳上市的限制还没有到期,也不怕故意混淆紧张和及时性的区别,误导市场。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创业板曾经错失了一开就推进注册制度改革的最佳时机,赢得一些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掌声并不困难,尤其是投机基金。然而,如果必须把它视为一个与来自背后的科学技术委员会竞争的机会,这可能不是明智之举。一味地用资本的气质将创业板变成“守壳板”、“造壳板”、“炒壳板”甚至“造壳板”,不仅影响投资者根本利益的维护,也不利于登记制度改革的正常推进和退市机制的实际实施,相反,会损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

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编辑:张静]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创业板变身“创壳板”非明智之举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