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36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兰州6月3日电:打好基础,铸就产业,真正脱贫——甘肃打造产业扶贫“四梁八柱”
新华社记者江
“有了这些‘婴儿’,我们今年就能摆脱贫困。”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峡口镇党家墩村村民邵村,看着自家牛棚里18头体格健壮、皮毛光滑的肉牛,信心十足。
邵存恩的丈夫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而不能工作。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上初中,另一个上高中。她是内外唯一的女人,日子已经过到了悬崖边。但是邵存恩突然翻了个身。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5月,她养牛赚了3万多元。
“过去,我无法致富,但现在我有信心摆脱贫困吗?”
邵存真一只手摸了摸牛的头,一只手抓了一把草料喂到牛的嘴里:“我以前养的牛只能在家里卖,卖不了钱;现在饲养的牛不仅可以出口,还可以赚几千美元。驻地干部说我是“市场细胞”。是因为这个吗?”
邵存恩是对的。
有成千上万种贫困和一万种贫困。但是几乎所有的贫困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远离市场。邵存熙以前的所有生产活动都与市场关系不密切,饲养的牛品种与市场关系不密切;如果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价格就会小幅波动,并立即回到贫困状态。如果我们想帮助贫困家庭,让他们学会自己走路,我们不仅要让他们进入市场,还要让他们适应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细胞”。
为使贫困户与市场接轨,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临洮县通过“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保险”的“六位一体”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西门塔尔肉牛养殖,推动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贫困家庭要想稳定地与市场接轨,就必须长期培育当地的工业基础。2018年,甘肃省提出了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进扶贫的实施意见,提出通过三年的努力,在扶贫中发挥巨大作用的牛、羊、蔬菜、水果、马铃薯、医药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要着力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富民产业”的目标,充分发挥工业扶贫在扶贫中的作用。
定西市岷县素有“千年药乡”和“当归之乡”之称,是著名的道地中药材产地,盛产当归、黄芪、红芪、党参、丹参等238种名贵中药材。
走进岷县马子川镇上沟村的贫困户,温马胡才的房子在灾后显得宽敞明亮。文麻虎才的家有六口人,主要种植中草药。今年,4亩中草药可赚2万元,加上养羊和孩子外出打工的收入。到2018年底,整个家庭都摆脱了贫困。
据了解,岷县按照“工业扶贫”的发展思路,精心培育了中草药、畜、草等特色优势农牧业。去年,全县中药材总产量达到9万多吨,总产值达到30亿元左右,中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同样,享有“中国马铃薯之乡”美誉的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每年100多万亩,总产量超过130万吨,总产值27亿元;马铃薯产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8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准确扶贫的主导产业。
在产业支撑下,2018年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15.54万户、64.89万人依靠“牛、羊、蔬菜、水果、土豆”等产业脱贫,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80%。
关键是要脱贫致富,发展有实力、有市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年以来,甘肃省在工业扶贫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扶持领军人才,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贫困户跟随合作社、合作社跟随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跟随市场的工业化扶贫之路。仅2018年,甘肃省贫困地区新增龙头企业291家,总数达到178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每个贫困村2家以上。
2018年7月2日,甘肃农业扶贫产业产销协会在兰州成立。甘肃筛选认定了德清源养鸡业、中天养羊业、康美牛业、海胜果业等贫困企业。在此基础上,组织了22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经销商和贫困县大户扶贫。
“羊来了!扶贫羊来了”。经过1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三辆大卡车缓缓驶入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卓洛乡明信公司农升专业合作社,停在四座宽敞明亮的羊舍前。中天养羊基地首批930名胡种羊人终于来到了临潭县乡的新“家”。
该县与中天养羊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羊用于扶贫,开辟了扶贫中的产业短板,建立了一套可行的种植、养殖和销售产业链和销售保障,进一步推进了肉羊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
在工业扶贫过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以“三变”和“轻资产”的模式,积极与全省贫困县进行农产品产业扶贫项目对接。如今,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工业的繁荣不仅仅局限于农产品。甘肃培育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乡村旅游、扶贫作坊、光伏扶贫、电子商务扶贫等,为产业扶贫带来了新思路和新元素。
“甘肃工业扶贫的‘四梁八柱’已基本建立。有了好的产业,就不需要做思想工作,群众就会主动告别‘等待’。”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厅厅长李旺泽说。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史玉妍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夯基础、铸产业、真脱贫——甘肃构建产业扶贫“四梁八柱”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5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