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07字,读完约12分钟
近年来,上市公司中出现了不少金融造假者,他们对资本市场的危害比消费者在生活中购买假货还要大。每年都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被监管机构定性造假,被质疑的公司层出不穷。然而,尽管监管当局加强了监管和处罚,仍有一些公司逆潮流而动。对于不成熟的a股市场来说,上市公司的欺诈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动摇了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石。随着“3·15”的临近,《红周刊》记者将与大家一起关注a股市场,哪些上市公司从事非法活动,他们用什么“口哨声”来愚弄投资者?
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不仅让中国人头疼,也长期束缚和困扰着各种品牌的发展。在中央电视台每年的“3.15”晚会上,中央电视台都会报道许多违法案件,这将会震惊那些违法行为和从事违法行为的群体。在a股市场,“3.15”也是需要的。尽管近年来监管部门的监管处罚不断完善,但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顶风作案。不仅诈骗过程越来越复杂,而且隐蔽性也越来越高。
通过对上市公司欺诈链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从ipo公司到老上市公司,从借壳公司到空壳公司,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尝试过自己的法律。在造假公司中,有的不惜隐瞒重要信息甚至搞财务欺诈以顺利上市,有的不惜搞财务欺诈以在并购中获取更多利益,有的不惜搞财务欺诈以保持外壳光滑,有的不惜通过财务欺诈抬高股价以借机大幅减持,有的大股东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任意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然而,尽管有成千上万的欺诈手段,任何非法行为终有一天会曝光。2018年,许多公司相继被解雇,并收到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
许多公司都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
回顾2018年,监管机构的监管再次升温。不仅有数百家公司受到质疑和调查,还有许多公司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包括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和一些已上市很长时间的老公司。
对于两次未能影响ipo的龙宝参茸,为了成功登陆a股市场,长期忽视信息披露规则,多次在招股说明书中隐瞒重要信息。
根据龙宝参茸与其经销商振成网签订的合同,如果振成网未能及时收回货款、未能收回货款、行动缓慢或无法销售,振成网可以选择终止销售委托,扣除龙宝参茸相应款项,返还给龙宝参茸。同时,本合同规定龙宝参茸无条件承担与振成网签订的合同项下货款或退货的连带责任保证,保证范围包括货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振成网为实现债权而发生的费用等。但在招股说明书中,龙宝参茸仅披露其与振城在线的销售模式为分销模式,并未披露分销合同的签订涉及销售风险的转移和担保的提供,对分销模式的描述存在重大遗漏。
另外,龙宝参茸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每一只野生人参都有国家参茸质量检验中心的鉴定和质量检验编号”,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龙宝参茸销售的部分野生人参所附的鉴定证书是由中国参茸专家委员会鉴定中心出具的,但并非全部由国家参茸质量检验中心出具。
龙宝参茸对上市的顺利与否并不太重视,但它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思路也越来越错误,最终导致ipo被否决,企业受到证监会的严厉处罚。
在借壳上市公司中,*圣钱宝是仲达股份的借壳上市公司,在借壳上市过程中也存在违法行为。然而,天网已经恢复,但它没有泄露出去。由于其违法行为,2018年也被立案调查处理。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在2013年至2015年的重组过程中,宝倩丽电子向评估机构提供了4份虚假协议和5份附有虚假附件的协议,导致宝倩丽电子股东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28.83亿元。事实上,根据原评估模型,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评估机构消除了上述虚假约定的影响,对宝倩丽电子进行重估后,评估值大幅下降。然而,正是宝千里电子提供的这些虚假协议极大地夸大了其评估价值,导致仲达股份花费了大量的股份对价,从而损害了被收购公司仲达股份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达成虚假协议,并在并购中提高自己的估值。虽然我们可以暂时得到很多好处,但这不仅会给我们抹黑,还会给后续监管部门带来严厉的惩罚。
圣杨凡(原名“*圣国药”)是为了保护壳而不惜造假的代表。2010年至2011年期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并被证券交易所警告存在退市风险。为了避免进一步亏损退市并满足维持上市状态所需的经营收入等财务条件,圣杨凡精心准备了一些非法手段来抬高公司的经营收入。
根据公司年报数据,圣杨凡2012年和201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18.9万元和11141.8万元。然而,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在圣杨凡2012年年报披露的营业收入中,4115.2万元是不应由安信实业确认的钢材销售收入,2013年年报披露的营业收入中有16项共计10304.91万元是不应由安信实业确认的钢材销售收入。然而,这是圣杨凡2012年和2013年年报中披露的虚假经营收入数据。该公司不仅被立案调查,还最终在2018年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并受到了最高处罚。
如果造假是为了“保护外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上市公司的生存,那么圣华泽的造假完全是为了公众的利益。
据披露,在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st华泽并未在相关年报中披露关联方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关联交易情况。然而,事实上,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关联方。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被占用。2013年9月18日至12月31日,陕西华泽通过天目玉瑾、鱼台贾蓉、陕西盛华,截至2013年底,扣除回收部分,上市公司资本高达8.2亿元。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截至2014年底,上市公司通过关联公司占用的资金总额达到11.54亿元;2015年6月30日,上市公司资金占用余额进一步增加至13.29亿元。多年来不断增加的资本占用使上市公司成为st华泽实际控制人的提款机。
为了掩盖关联方长期占用资金的事实,公司实际控制人不惜伪造票据,安排人员收集票据复印件,并登记无效票据作为还款。在2013年末的13.25亿元应收票据中,有13.19亿元无效;年末应收票据13.64亿元中,无效票据13.62亿元;2015年上半年,只有30万元的应收票据是有效票据。
圣华泽的实际控制人为了给自己谋取利益,以牺牲上市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甚至犯下了卑鄙的票据欺诈行为,着实令人吃惊。
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由于a股市场上欺诈公司不计其数,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欺诈手段是什么?它是如何运输的?
从中国证监会披露的众多欺诈案件来看,虽然上市公司有不同的欺诈手段,但主要集中在对收入大惊小怪、篡改成本和税收、为利润注入水分、玩弄资产价值等方面。虽然目的是一样的,但在程序上有所不同。例如,当成兴股份被票据背书时,虚增利润的惯例是非常高端的。
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诚兴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本交易未按要求披露。其中,2011年末,诚兴公司应收票据增加9780万元,应付票据减少2亿元,其他应收款减少2.978亿元。截至2012年末,应收票据增加9513.8万元,应付票据减少2亿元,其他应收款减少2亿元,预付账款减少9513.8万元。
从表面上看,成兴股份只是通过票据对负债和资产起到了一种“影子改变的解决方案”,这似乎与利润无关,但它的做法相当先进。
以2011年为例。一方面,2.978亿元的其他应收款与2亿元的应付票据冲抵,剩余的9780万元通过不真实的票据交易转为应收票据。根据会计准则,其他应收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而应收票据不需要计提坏账准备。根据本公司年报披露,2011年一年内计提的其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率为5%。即使在一年内计算出2.978亿元的原始应收账款,也应计算出近1400万元的坏账准备。如果账龄越长,坏账准备就越多。然而,上市公司通过票据背书展示了“形影不离”的解决方案,原本需要计提的金额神奇地变成了利润,占当年净利润6761万元的21%,这意味着公司2011年的利润虚高了大致相同。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诚兴公司2012年的虚增利润高达1000万元以上。两年的虚增利润总额应该超过2400万元。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中并没有提及虚增利润,因此,其高超的程序似乎愚弄了中国证监会。
与成兴公司相比,昆明机床(已退市)虚增利润的手段更为多样化,其欺诈链也相当长,涉及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可以造假的环节都得以幸免,如收入环节虚增收入、收入环节提前确认收入、成本税务环节管理费用少、成本低的情况、资产环节存货欺诈等。
在虚增收入方面,从2013年到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跨期收入确认和虚增收入的方式虚增收入,通过虚拟合同、虚拟发货单、虚拟运输协议、建立表外成品仓库和提前虚增收入,涉及123个客户和417笔交易,其中跨期收入确认222笔,虚增收入195笔,虚增收入总额为4.83亿元。
在收入虚高的同时,昆明机床在费用管理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其中,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昆明机床实际拥有的离退休人员分别为143人、225人和225人,但公司记录的离退休人员分别只有131人、123人和120人。离退休人员减少额和管理费用减少额分别达到118万元、1108万元和1423万元,总额达到2663万元
此外,在2014年和2015年,公司还通过减少高管薪酬减少了312万元的管理费用。这样,从2013年到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减少解雇补助金和高管薪酬的提供,减少了管理费用2961万元。这些计算不足的管理费用最终将转化为虚增的利润,即通过计算不足的费用虚增的利润高达2961万元。
昆明机床2013-2015年度报告中披露的存货数据,除了收入和管理费用造假外,还存在虚假记录。
据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2013年至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设立表外产成品仓库、虚拟生产业务、虚假降低实际产品制造成本等方式,计算出各期经营成本较高,各年度期末存货较少。过去三年,累计成本为2.35亿元,累计库存为5.06亿元。昆明机床披露的2013年至2015年年度报告中的库存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样,从2013年到2015年,昆明机床通过上述财务欺诈虚增利润达2.28亿元。其中,2013年虚增利润为7018万元,占公开披露当期利润总额的706.21%。昆明机床在2013年度报告中披露亏损为利润;2014年,虚增利润5082万元,减少了公开披露当期利润总额的损失,占公开披露利润总额的29.47%;2015年,虚增利润为1.07亿元,减少了当期公开披露利润总额的损失,占公开披露利润总额的48.82%。
此外,在中国证监会2018年查处的案件中,青岛中诚(原名“恒顺中圣”)是一家提前确认收入的上市公司。公司预先确认四川电力1100万套设备的采购收入为940万元,利润为392万元;经事先确认,四川电力9350万套成套设备的采购收入为7991万元,利润为2835万元。此外,公司还存在其他违法事实,如未能及时披露5%以上的股东持股被质押和释放的信息,未能如实披露严重影响投资计划进度的信息,未能按要求披露相关关系等。
此外,虚增收入和利润的上市公司还有St. Leda,该公司通过虚拟影视版权转让业务虚增2015年收入和利润1000万元,虚增净利润750万元;通过虚拟财政补贴,2015年的收入和利润增加了1000万元,净利润增加了750万元。■
[编辑:梁爽]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红色周刊力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文章中提到的内容仅供参考。网站上显示的信息仅用于传播目的,并不代表《红色周刊》的观点,也不能保证此类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它不构成实质性的投资建议,所以操作风险由你自己承担。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3.15”来临,让A股市场的“假”无所遁形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2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