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3字,读完约9分钟

十大红旗单位争创河南省扶贫劳动模范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集体的成功更辉煌;一个人的财富并不丰富,但集体财富更丰富。这句话来自洛阳大足塑料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嵩焘

作为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扶贫龙头企业,洛阳大足塑料工业有限公司支持新安县的扶贫工作。郭嵩焘的事迹也为许多人所谈论。

经营项目,建设工厂,帮助穷人和做公益事业。八年多来,郭嵩焘以其童心阐释了时代潮流引领者的可贵精神,以其铿锵的足迹践行了杰出企业家的使命和责任。如今,大型资本公司已经在洛阳设立了17个扶贫车间和110多个加工站。除了新安县,它们还蔓延到了周边的伊川、洛宁、汝阳和益阳县,带动了2000多人去工作,767户贫困家庭用档案卡。郭松涛本人也获得了洛阳市工业扶贫带头人、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洛阳市劳动模范扶贫十大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郭松涛(中)在车间与工人交谈。

农村发展任重道远

新安,一个神奇的热土,喷涌过黄河,汇集成一个巨大的山湖。魏代梅,这里蜿蜒成一个壮丽的地质奇观。

家乡的水给了郭嵩焘敏锐的眼光和睿智的头脑,而家乡的山给了郭嵩焘务实的作风和刚毅的性格。23年前,郑州大学毕业生郭松涛在其他地方努力工作。他从一个不懂塑料编织行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掌握塑料编织技能和企业运营知识的行业人才。他先后在南阳和平顶山创办了自己的塑料编织企业,挖出了第一桶金。

致富就是思考源泉,致富就是思考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创业,反映了企业家的殷切期望,始终激励着郭松涛。

新安曾经是国家贫困县。进入新世纪,新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走工业强县之路。它一举摆脱了贫困,进入河南省经济强县的行列。然而,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村发展观念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2012年,事业有成的郭嵩焘再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村民们简陋的住房条件深深地伤害了他,使他陷入了这样的思考:塑料编织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它能带动村民们获得就业和收入。他的家乡也出现了现代农业和物流业,农村发展同样充满希望!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郭松涛把家乡的感情和个人奋斗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13年9月,洛阳大足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在新安县李楠村镇正式成立。

大型资本塑料工业生产车间

郭松涛带领企业向内要动力,努力培育用户和市场,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我们需要机会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并在海外建立集装袋工厂。为增强竞争力,以创新和改革为重点,共获得26项技术专利,8个拉丝车间获得河南省智能车间称号,大型企业获得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郭松涛秉承“家”和“国”的情怀,带领大足公司发展成为集拉丝、园林编织、吊带、涂层、缝纫、辅料生产于一体的全方位集装袋生产企业,拥有四个现代化集装袋生产车间,总资产2.1亿元。除了大型资本部门,该公司还在海外建立了一个集装箱袋工厂。其产品畅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内外市场、东南亚、欧洲和美国。该公司受到同行业的高度重视。大型资本公司先后荣获洛阳市优秀民营企业荣誉称号和洛阳市五一劳动证书。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龙头企业带动就业,大型资本公司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劳动力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减轻贫困的关键在于教会人们捕鱼。

七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的一次调查中,首次提出了精确扶贫的概念。随着精确减贫和精确减贫战略的实施,消除贫困、走向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已经聚集在扶贫的各个战场。

生产车间的一角

准确的扶贫,企业家能做什么?这也成为郭松涛挥之不去的问题。

2016年,在公司组织的困难救助活动中,郭松涛来到李楠村镇王坟村陈亚民家中。在我面前,房子正在倒塌,窗户被打破,风很冷,雨在漏,在雨天,你必须在蚊帐上铺上胶纸睡觉。村干部说,66岁的陈亚民因车祸致残,腿脚不方便,妻子半身不遂,儿子的家人还因花钱治疗老人而欠下外债。郭松涛了解情况后感到一阵悲伤。他鼓励陈亚民:精神必须首先站起来!我们必须以顽强的毅力和毅力与疾病作斗争。陈亚民连连苦笑,而他的妻子则拉着郭松涛的手,不停地擦着眼泪。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这种同情和帮助给了郭松涛一个更清醒的思考。他意识到同情和帮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精确减贫的关键在于教会人们捕鱼,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2017年,郭松涛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号召。全面实施大规模扶贫项目,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参与精准扶贫,为贫困家庭提供缝纫机、甩带机、打包机等设备,负责技术培训,集中采购贫困家庭生产的产品,带动贫困家庭就业创收。

在过去的三年里,郭松涛在“一天一次”的实践中,展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责任感和责任感。在他的领导下,大型企业创新了扶贫模式,帮助克服了贫困,成为当地企业扶贫的主力军。

就业扶贫。企业直接为贫困家庭提供工作,并为打算在大型公司工作的18-45岁的穷人安排工作。通过培训后,工资将根据产量按月支付。目前,公司总部已带动60多个贫困家庭找到工作,人均月收入超过2500元。

通过工业扶贫。以公司+服务站+农户的模式建立大型扶贫车间。通过购销合同的签订,扶贫车间负责组织贫困户的日常生产、原料配送、产品回收等工作,每月根据加工量按时支付贫困户加工费,从而实现就近雇佣贫困户、发展壮大大型资本公司、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双赢目标。

成对帮助穷人。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大型资本公司积极申请实施金融扶贫企业扶贫项目。他们总共申请了500万元贷款。通过与贫困家庭成对签订扶贫协议,按照每户5万元的标准,李楠村镇100户被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逐户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智力扶贫。按照“先扶贫,后扶贫”的要求,以加强技能培训为重点,强调技术、质量、安全和管理,努力引导贫困家庭努力脱贫致富,开展了形式多样、定期有效的贫困家庭培训活动。

贫困家庭成为工人

郭松涛的贫困家庭陈亚民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现在他在王坟村的大型扶贫加工站从事包装袋和折叠袋的工作,每月收入超过1000元。提到郭嵩焘,陈亚民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是一种单相思!我们怎么感谢他呢?

尽管摆脱贫困的步骤很难,但它们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郭嵩焘对真理和实用主义的追求是扶贫道路上的一次深度冲锋。他扶贫工作中的每一滴汗水都成了人民的财富。他在扶贫道路上的每一个坚实足迹都深深地印在村民的心中。

必须有一个大模式和一个大责任。

一滴水永远不会干涸,只有在浩瀚的大海上,只有当一个企业投入社会,它才能永远存在。

巨大财富的寓意是:宽容是伟大的,资历是强大的。郭松涛说:大财富不仅是为了自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有一个大的结构和一个大的责任。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一直是大型塑料行业的不懈追求,郭松涛经常活跃在社会福利领域。

2016年5月1日,由于持续降雨,新安县城关镇牌楼学校道路泥泞,师生出行困难。了解情况后,郭松涛立即捐赠3万元用于加固校舍。2017年,又有8台电脑捐赠给拱形学校,以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年教师节前夕,郭松涛都会到李楠乡镇中学、李楠乡镇中心小学、李楠乡镇花沟小学、江村小学等学校向学校老师们表示敬意,向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送去慰问金。

生产加工点

自2016年以来,在郭松涛的倡导和组织下,大型资本公司连续四年开展金秋助学活动。74名被大学录取的员工的子女收到了来自企业的爱心红包,爱心金额超过5万元。

2016年12月和2019年1月,郭松涛分别向新安县扶贫基金会和洛阳市扶贫基金会捐款1万元,用于慰问贫困家庭。2018年9月,郭松涛向新安县石井镇慈善超市捐款3000元,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扶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的慷慨赢得了赞扬。

帮助穷人必须帮助智者。让贫困地区的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郭松涛说,这也是他热心教育和公益事业的初衷。

更值得称道的是,今年年初,新皇冠肺炎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公司在假期后恢复工作和生产的计划。面对原材料短缺和员工无法按时返回工作岗位等诸多问题,郭嵩焘并未被这些困难吓倒,坚信疫情最终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为了做好疫情后的尽快复工和分娩工作,他在积极准备的同时组织企业应对疫情。春节期间,利用打钉办公系统,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省、市、县有关部门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整体稳定的部署。2月18日恢复工作和劳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了稳定的收入增长,为全县赢得人民战争、全面战争和抗疫斗争树立了榜样。

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松林中的风穿过波浪,大海中的船只溅起水花。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也是战胜贫困的一年。决定性的战斗取决于现在。真正的大考验是今年。

一个人就业,一个家庭脱贫。

在结果面前,郭嵩焘说:与贫困的斗争不是靠一次冲锋就能轻易取胜的。从决定性的成就到全面的胜利,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是艰巨的,我们决不能放松努力。新安县是我的家乡。我想在这片热土上深深扎根,全身心地投入到消除贫困的战斗中。我想让一千年后的小康梦想成为黛山脚下和万山湖畔最美丽的风景。我希望大足塑料工业为古都洛阳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化工行业的中坚力量。(郭振华、郭岳)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洛阳首创塑料工业董事长郭松涛:每一滴汗水都是老百姓的财富

地址:http://www.rm19.com/xbzx/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