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79字,读完约8分钟
行走的课堂,是将思想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南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针对思想教育“网络延伸不够、深耕现实不足、体验感不高”等问题,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创新形式探索实践“行走的课堂”,构建了“一体两翼多维并举”的大课堂工作体系,在传统的思想理论课讲授的基础上融入了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把“纸上谈”变成“实践行”,从线上到线下,从课内到课外,在行走中讲、在行走中学,探索“爱国主义+研学实践”有机融合,真正地让思想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聚焦现实问题,激活“行走”的原生动力
通过课上、课下的互动融合,解决思想教育中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行走的课堂建立在高校思想教育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团队中的思想教育教师,既是讲解思想理论的“经师”,也是指导和带领学生走进江西红色文化,去聆听和感悟的“导师”;教师团队中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既是大学生在校内生活上、学习上的陪伴者,也是成长路上的守护人,更是为学生展翅研学的坚实后盾。教师团队中不同教师的特殊身份,为师生间的连接增加胶剂,为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可能。
通过校内、校外的高度贯通,解决思想教育与全方位育人的衔接问题。行走的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是理论到实践的延续,更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践行。通过校内外活动的融通,打破思想教育只在象牙塔内的传统,把课堂开在了江西每一处有涌动激情的红色热土上,更好地发挥了实践育人、环境造人的育人实效。
通过提升思想体验感和满意度,可以解决思想教育效度的问题。行走的课堂以情景化来深化爱国认知,强调学生身临其境,重视直观教学,鼓励学生亲自去大环境中实践和体验。此外,行走的课堂以体验来激发爱国情感,通过互动参与、亲身实践、主动调研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视听认知和全方位的感受,再通过思考研究最终形成高效度的实践育人效果。最后,行走的课堂以实践来滋养爱国行为,通过实践,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自我成就感、社会参与感和公民责任感,这些成果明显高于千万次课堂说教。
通过增强思想教育活动与青年人的粘合度,解决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转变的问题。思想理论课要入脑入心,真正地走进青年大学生才是打开思想教育大门的金钥匙。行走的课堂采用的就是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学生热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特性,关注到学生迫切希望投入社会的愿望。通过脚步丈量大地,在行走中感受祖国美好,在研学中流露爱国真情、在实践中舒展爱国行。
优化顶层设计,强化“行走”的内在逻辑
聚焦实践育人队伍,发挥带头作用,实现思想教育目标共融。以立德树人为共同目标,构建以专业教师队伍为主体、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为支撑、管理服务队伍为保障的全员育人格局。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依托,发挥骨干力量,精心打造,用新思路、新发展理念深入推动教师队伍、思想教育教学、课程创新等领域的建设成效,实现课程建设思路创优、师资队伍创优、教学方法创优、课程实效创优。
聚焦实践育人体系,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共建共享。聚焦“十大育人”体系,以理论宣讲为基础,彰显思想理论课教师育人引领作用。选派思想理论课教师到二级学院指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实践活动,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爱国主义+研学实践”融合机制,开展课程研讨交流活动,探索专业课教师讲专业、思想理论课教师谈理想信念的协同授课模式,将思想工作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质量人才。构建集信息发布、沟通交流、任务管理、资源共享为重点的线上一体化平台,实现师生的线上互动,更好地促进师生团队的融合。
聚焦实践育人阵地,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思想教育成果共享。抓牢思想工作这条生命线,建立一支懂专业、会管理、爱学生的思想教育课教师队伍,利用好江西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借助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关思想教育阵地,通过进一步整合省内红色教育资源,建立红色资源名库;与独具江西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一条跃然在红土地上的“行走的课堂”实践基地群。通过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力,让学生在接受红色教育过程中,学习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厚植红色基因,打造江西思想教育名片。
追寻红色足迹,让行走的课堂“活”起来
行走的课堂将江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教育,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改变传统思想理论课上“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说教方式,在红色地标实地开展互动式、参与式、沉浸式、体验式研学,走近场馆,感受历史,让学生在思想教育构建的红色案例故事与情境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在笃行实践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坐标和信仰,进而推动思想教育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开展实践研学,让行走的课堂“红”起来
行走的课堂注重实践研学的体验性与探究性,把红色作为最亮丽、最厚重的育人底色,开办大学生实景课堂等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体验红军生活、重温红色历史,发挥德育实践基地的作用进行实践活动等,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使红色精神根植于学生血液,真正做到红色文化“入心入行”。
创新育人模式,让行走的课堂“动”起来
行走的课堂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在讲授的基础上融入实践、体验和研究等多种方式,创新育人模式,构建“行走的课堂”实践研学基地群,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红色文化实践研学活动,打造“全要素”“贯通式”“实践性”研学体系,注重实践研学路径设计的整体性和推进的协同性,实现思想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动”起来。
注重成果转化,打造“行走”的品牌特色
塑造课堂代言人“思小政”,增强思想教育工作时代感。
加强网络思想工作阵地——“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建设,结合学校医学专业背景和特色,创造性推出易于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思小政”的拟人化形象。通过拟人化塑造,可视化呈现以及多变的“思小政”形象、专属的“思小政”网络文体,将思想教育渗透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之中,让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具沟通力、亲和力和吸引力。
实现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增加思想教育黏合度。
融合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融合的活动,让学生便于加入、喜欢参与、乐于分享,增加思想理论课实践教学黏合度。通过“思小政”在线活动,将青年风采、家国情怀通过微信H5页面、形象海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互动传递,掀起一场生动的“课堂接力”,打造出独具学校特色的网络思想教育“名片”。
强化校内校外联动,将思想理论课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结合专业特色,主动对标社会需求,以“行走的课堂”项目为实践育人载体,将国家战略、社会需求与学生个人兴趣、专业特色、职业规划紧密结合。通过每年组织学生走村入户,将社会作为课堂,并将实践报告写在基层,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融国情教育、专业训练、教学实践、志愿服务和服务地方于一体的“五位一体”实践育人路径。不仅拓展了学生参与实践的平台,更在“行走”中锻炼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坚持实践成果可视化,以激励促生项目可持续化。
通过不断完善、构建爱国主义研学体系,充分挖掘活动的体验性特征,研发具有江西本土特色的爱国主义课程。另外,针对研学活动中的特点、亮点内容,如革命圣地、典型人物、经典故事等,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设计爱国主义教育周边产品。同时,打造子项目年度评比机制,以项目成果“论英雄”,激励师生团队开发更具校本特色、更具江西本土风采的课程、手册及周边成品等;以成果展示为契机,激发团队内驱力,呈现更全面、更优质的成果。
作者:易云,南昌医学院,项目名称:2022年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省级精品项目(一般培育建设)《“行走的课堂”—基于实践育人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建构》。
来源:人民视窗网
标题:行走的课堂:在春风化雨中立德树人
地址:http://www.rm19.com/xbsy/63064.html